精锻科技(300258)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精锻科技各重要项目运营情况 1、新能源轻量化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 报告期内,项目厂房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基本结束,公用机电安装已全面展开,部分设备已进场安装。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2、新能源电驱传动部件产业化项目 报告期内,差速器总成装配线、壳体自动化加工线、新建电机轴生产线等已全部投产,并开始释放产能。目前根据客户市场需求,正在稳步推进轴、齿类零部件产能建设。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3]45号”文核准,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金74000万元实施该项目。截止报告期末,项目已投入金24,481.07万元。 (二)市场开拓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新项目和新客户的市场开拓情况如下: 总部工厂、天津工厂、重庆工厂: 1、新立项的新产品项目16项; 2、样件开发阶段的新产品项目10项; 3、完成样件提交/小批试生产的新产品项目72项; 4、实现批量生产的新产品项目9项。 宁波工厂: 1、立项并处于样件开发阶段的新产品项目16项; 2、量产的新产品项目2项。 (三)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等各类项目立项申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4件,获授权专利10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32件,其中:发明专利56件(包括PCT美国、日本、德国发明专利各2件、PCT韩国、巴西发明专利各1件)、实用新型专利176件。 报告期内,公司江苏省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获得立项,公司获评全省机械行业创新型先进企业,“江苏省近净成形用长寿命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科技厅组织的2023年度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 (四)人力源开发和员工队伍建设 报告期末,公司在岗合同制员工总数2043人。 (五)持续改进和降本增效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类持续改进、难题攻关、技术转型升级、节材项目都在有序推进和实施中。 (六)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情况 1、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ISO27001信息安全体系评审,并启动了TISAX信息安全体系再审工作,进一步加固了公司的信息安全,为企业业务连续性运营保驾护航。 2、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对标国智能制造工厂标准要求,本部已完成了EAM一期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并完成了一期项目所有重关设备的数据采集5G联网工作,为生产决策提高了准确的数据基础,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智能制造水平。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实施EAM二期项目,推广覆盖到集团所有子公司。 3、报告期内,公司基于5G工业应用场景的自动化立库、AGV项目已完成实施,进入了稳定运行阶段,该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物流智能化运行水平。 4、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生产间设备自动化省人化智能化改造,以积极应对制造业就业人员不足与用工难的难题。在上年成功应用50台机器人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继续新增推广应用机器人、桁架自动化机械手129台套。 (七)天津工厂建设和运营情况 1、一期项目:传动齿轮项目 报告期内,天津工厂一期正常运营,客户开拓和新产品项目开发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产出能力持续提升。 2、二期项目:年产2万套模具及150万套差速器总成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金对天津工厂进行增,天津传动注册本增至60,000万元,为该项目各项建设如期推进提供了良好保障。报告期内,项目厂房主体建设、厂区道路工程、公用工程均已基本完成,待厂区绿化施工后申请规划验收、联合验收。截至报告期末,项目已累计完成投36,964.57万元,已投入了壳体加工、总成装配、清洗、测量和部分模具加工设备,正在按照客户需求进度进行产能爬坡提升。 (八)宁波工厂建设和运营情况 报告期内,宁波工厂在北仑小港装备园区的新工厂着手办理建设工程验收通过规划验收和综合验收,厂房已基本具备设备安装调试条件。 (九)重庆工厂建设和运营情况 报告期内,中德智能产业园新租赁厂房正常生产,产能在持续释放提升中。 报告期内,重庆新工厂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公司产品在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客户结构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国内整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降价促销为整制造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进而导致零部件供应链面临一定的降价压力与风险。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人工成本及制造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中游行业在成本端承压。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在产能规模、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实力,不能继续保持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或者天津传动、重庆工厂、宁波工厂等已投项目出产不及预期,则存在产品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效率,降本增效,提升正向同步研发能力,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市场份额和更多的新项目。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出口收入占总收入超过35%,汇率波动对公司出口业务影响较大。如果人民币汇率波动,公司将有可能承担一定汇兑损失,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的海外业务建立了因汇率波动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的机制。此外,公司对汇率走势定期跟踪,减小汇兑风险敞口,降低汇兑风险。 3、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伴随新项目、新厂房、新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总部、天津、宁波、重庆的总产规模和产能不断扩张,进而对多地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公司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公司的各个团队及分支机构,若公司无法在人力源、客户服务、产品开发、交付能力、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能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对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力源配置,加强内部成长和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公司内部选拔及培训制度,长效建设公司的人才梯队,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推行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来满足公司业务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