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外界对该车的定价普遍在30-40万,比钢炮王Type R会低一些,与曾经的梅甘娜RS、福克斯RS这些车看齐。但在上市前夕,N发起了价格预测投票,其中居然提供了27-30万区间的选项,后面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清楚了……
伊兰特N,预售价25.98万起,加多19000元可获得Sport Package套件,包括N桶椅、Alcantara门板、19寸锻造轮圈、第二排侧气囊。并且前200名买家还会受到“特殊照顾”,具体权益如下:
尤其是专业的驾驶培训和赛道特权,本身就价值不菲,不过这200个名额大概率靠抢。但无论如何,即便没了锦上添花的权益加成,N的诚意,在性能车界算是到顶了。
话说回来,可能还有很多消费者不了解现代与N,简单来讲,就像是奔驰与AMG、宝马与M、奥迪与RS的关系,现代N是真真正正的性能车。而性能车并不是普通车换大马力发动机那么简单,而是从车体设计、底盘规格、再到动力总成和调校等方面从头来过。换句话说,除了造型之外,性能版本跟普通版本基本上就是两台车。
受到全球主要发达市场的排放法规限制,留给纯燃油性能车的操作空间日趋紧张,很可能等到大家存够钱买AMG和M之前,他们已经不再出纯燃油版本了。所以,伊兰特N会不会就是平民性能玩家的最终归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如先看伊兰特N到底配不配?
对于N的前世今生,可能很多中国人都是一知半解。但只要了解几个关键信息,你就会了解到N的内功所在。首先,现代是WRC和WTCR这类国际顶级赛事的冠军,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汽车运动,什么叫赛车,能在赛场上真枪实干打赢欧美日列强,这是实力的背书。而且有意思的是,N部门是Albert Biermann一手带起来的,他曾经也是宝马M部门的负责人,同时也挖了不少M的原班人马到N,所以M的正统在韩国,这并非没有道理。
在德国,N的首款车i30 N一出道即卖爆,用户反馈出奇地好,并且许多车媒试过车后都表示此前的梅甘娜RS和GTI都不香了。能在这个汽车的发源地、汽车文化底蕴最为深刻的地方,通过产品力甚至是乐趣征服当地人,这证明了一件事,韩国车有可能比德国车更好玩。
而且现在的德国车厂,大多都和中国市场深度绑定,从BBA近期的新车便可看出,中国市场需求在其中的分量所在,舒适性和设计上的高级感的优先级远超过了机械素质和乐趣层面,市场部门的决策权力大于技术部门是既成事实,想必这也是M部分负责人和许多骨干都跳槽的原因所在。现代给他们放权,给了他们施展德系传统技艺的舞台。
了解完现代N的背景,再来看看伊兰特N产品本身
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80Ps,峰值扭矩392N·m,但进入国内后要加装GPF并特调一版程序来应付国VIB排放标准,因此中国行货的马力被调低至276Ps,但峰值扭矩没变。虽然数据整体变化不大,但有条件的玩家肯定会有办法搞到韩版的排气回来进行替换。另外,该车还有NGS模式,开启之后有20秒的时间把最大马力提升10Ps,但每次用完后都要“冷却”40秒。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增加仪式感和玩乐性。
不过这样的操作并不是N原创,选装Sport chrono组件的保时捷也有20秒增压值提升的功能。
比起发动机而言,伊兰特N真正的灵魂在它的变速箱和底盘。其中变速箱是8挡湿式双离合,这在目前横置的变速箱中几乎没有对手,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试过车的人对该变速箱的好评率趋近100%,它甚至做出了类似保时捷PDK那种换挡品质,速度快的同时还有铿锵的机械感,江湖传言韩国PDK。
然后便是底盘,eLSD磨片式电子限滑差速器就不必多说,这是前驱高性能车的不推头的关键所在,比起机械式LSD,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锁止率可调,但很吃调校。集成式驱动桥就比较有意思了,这是源自WRC赛车的设计,做法是将大部分驱动部件整合达到降低簧下质量、提升横向极限目的,赛道属性明显。
另外,该车的底盘衬套选用也很有心得,负责处理纵向动作用的是软衬套,以提升行驶质感,降低不必要的多余震动;而负责处理横向动作则是硬衬套,以提升过弯时车辆操控的精准性和极限,最后的目的是让车辆做好买菜本职同时也能在赛道上开得尽兴。同时电调避震能根据不同路况与驾驶习惯随时调整阻尼匹配,可调节的范围非常广,你甚至可以自定义出不同的模式,甚至可以与不同的赛道相匹配。
国内也已经有媒体对伊兰特N做了赛道测试,它在中小赛道的表现比TYPE R(FL5)更强,而后者马力更大,轮胎更宽,伊兰特N能有这样的表现,说明它的底盘调校和传动效率都极强,大马力能够更肆无忌惮地传到路面,快得很高效。
它够快,够强,也有灵魂,同时还很便宜。在美国市场,伊兰特N起售价为33400美元(以截稿日汇率算,大约在24.35万人民币),以国内更为高昂的关税来看,25.98万的预售价真心不高,实际上市之后大概率会更便宜,而且还不限量。
所以,这车能火吗?
在我看来,伊兰特N大概率难逃“叫好不叫座”的宿命。但这次它的品牌力反而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毕竟购买这个价位性能车的基本都是玩家,真正能让他们掏钱的是性能和驾驶质感,然而这个市场体量非常小,尤其是在95后甚至是00后这个圈子里,真正感受过驾驶乐趣并为之着迷的人到底有多少呢?
然而许多95后之前的目标用户也已成家,他们是否再需要一辆接近30万的玩具车?家里人支不支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而且以如今的大环境来看,能燃起那团火,不仅要有经济实力,更要有对未来的信心。
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了